郑州市金水区新建幼儿园教师刘雪莹
从教八载,她始终耕耘在学前教育一线,坚信“教育是一场温暖的双向奔赴”。八年来,她时刻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科学的学前教育理念投入到工作中,在专业道路上积极探索、勇攀高峰。她就是郑州市金水区新建幼儿园教师刘雪莹。
以爱为桥暖童心,细微之处见真章
刘雪莹循环带过大中小三个年龄班,担任过保育岗、教师岗、机动人员,不同的班级、不同的职务对她来说不仅仅是历练,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让她有机会接触不同发展阶段的孩子,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丰富的岗位体验让她积累了不少工作经验。
“蹲下来听孩子说话,才能看见他们眼里的星光。”刘雪莹总说。她坚持撰写“幼儿观察日记”,记录内向孩子的一次主动举手、调皮孩子的一次耐心分享,用故事、游戏等方式引导孩子建立规则意识。曾有个入园焦虑的孩子,她连续几个月每天去幼儿园门口接她用爱去感化她,用“悄悄话时间”化解不安,家长赞叹“刘老师总能把教育做到我们心坎上,把孩子交给她,放心!”
刘雪莹指导幼儿作画
在学前教育工作中,难免也会有家长不理解、不支持的地方,但她总说,“我们不需要解释太多,只要用行动、用心对每一个孩子好,策划好每一次活动,创设好育人的环境,组织好每天的一日活动,他们一定看得到,因为我们的目的都一样,一切为了孩子。”
深耕教学求创新,跨界探索拓视野
“教育要走出教室,让孩子在真实场景中成长。”刘雪莹深谙社会实践的魅力:为点燃阅读热情,她带着孩子们走进中原图书大厦,让孩子在绘本区自行选书、自主阅读;为培养理科思维,她把超市变成“数学课堂”,让孩子用清单采购零食、计算价格差,家长惊喜发现孩子回家后会主动分类整理玩具,直呼“生活就是最好的教科书”。
开展实践活动
刘雪莹带领孩子去植树
植树节当天,她带着孩子来到金水河畔,利用地理优势开展“认领小树苗”活动:孩子们手持小铁锨,挖坑、载重、填土、浇水,“当孩子指着树苗说‘这是我种的,它和我一起长大’时,教育就有了生命的温度。”
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互动需求,她协同老师们一起开展“联盟班级大带小”活动。她还创新推出户外就餐新体验,让孩子们归于自然在操场上进餐,陶冶轻松愉快的进餐心情。
文化传承润童心,匠心育人守初心
为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心中生根,刘雪莹自学剪纸这项非遗技艺,带领孩子锻炼手部精细动作。在班级开展节气美食,带领孩子们动手制作核桃芝麻薄脆、柿子饼、菠菜鸡蛋饼等,通过视听觉、嗅、味等多种触觉体验,切、擀、揉、搅拌等多种技巧,在中华美食中感受传统文化之精深。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些传统节日,她都会精心策划,选择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特征,孩子们喜闻乐见且可以理解接受的活动形式,并且会用拍照、剪辑视频的方式分享给家长,共同见证孩子的成长。
家校联合,共同开展新春活动
2023年,她凭借扎实的班级管理能力获评“金水区优秀班主任”;2024年,她斩获金水区第十七届教师教学基本功展评一等奖,成为青年教师眼中“敢突破、善钻研”的标杆。工作之余,她研读文献论文,不断撰写教学论文,课题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区级、市级一等奖,参与两项省级课题研究,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双向奔赴。”八年时光,刘雪莹老师用爱与专业为孩子筑起成长阶梯,正如她常说:“我愿做孩子脚下的基石,看着他们一步步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这份对教育的赤诚,让她在学前教育路上始终闪闪发光,为培育新时代幼苗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