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旗仪式上,学生代表于瑾灏作《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应急自救技能》主题演讲
各班学生遵循“伏地、遮挡、手护头”的避险要领,沿指定楼梯通道低姿快跑
为强化师生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技能,5月12日下午,郑州市第十八中学紧扣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组织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本次活动由学校政教处教师刘琳主持,政教处副主任秦元柱作总结讲话,全校师生通过“演练+教育”双重形式,夯实安全防护基础。
升旗仪式上,高一(7)班学生代表于瑾灏作了《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应急自救技能》主题演讲。各班召开“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班会,班主任结合图文案例与校园平面图,向学生详细阐释地震应急疏散演练要点、疏散路线规划及安全注意事项,提出“演练即实战”的严肃性,确保每位学生明确“为何练、如何练、练什么”,从思想层面筑牢安全防线。
17时25分,随着警报声响起,演练正式启动。各班学生在班主任现场指挥下,迅速遵循“伏地、遮挡、手护头”的避险要领,沿指定楼梯通道低姿快跑,全程保持“弯腰护头、步伐紧凑、有序推进”的规范动作。仅5分钟,全体参演师生便安全撤离至操场空旷集结区,整个过程紧张有序、零失误,充分展现了学校应急方案的科学性与师生应急反应的熟练度。
政教处副主任秦元柱在总结中要求,此次应急疏散演练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意识。唯有将标准动作转化为肌肉记忆,才能在危急时刻赢得生机。针对后续安全工作,他提出要在演练中以严肃态度对待每一次安全实训。
此次应急疏散演练紧密围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将应急实操与隐患排查理念深度融合,既检验了学校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也为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生命教育课”。秦元柱表示,学校将以“全国防灾减灾日”为契机,持续完善“宣传教育、应急演练、隐患治理”三位一体的安全工作体系,通过常态化开展消防、防踩踏等多场景应急演练,将安全意识内化为师生的行为自觉,全力打造“平安校园”,为师生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图/文: 郑州18中 刘琳 责编:郝彬焱 | 打印